珠宝饰品侵权要点是什么?


珠宝饰品侵权要点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知识产权涵盖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商标权方面,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也就是珠宝饰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就构成商标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这种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形。比如,将知名珠宝品牌的商标稍作改动后用在自己的饰品上进行销售,这就可能构成侵权。 专利权方面,珠宝饰品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等都可能涉及专利。如果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就侵犯了专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例如,模仿他人有专利的珠宝造型进行生产和销售,就是侵权行为。 著作权方面,珠宝饰品的设计图案、艺术造型等如果具有独创性,就可能受到著作权保护。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这些行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直接抄袭他人设计的珠宝图案用于自己的饰品生产。 其次是不正当竞争方面的侵权。如果商家在销售珠宝饰品时,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就构成不正当竞争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比如,夸大自己珠宝饰品的品质和产地等信息。 另外,产品质量侵权也是需要关注的要点。如果珠宝饰品存在质量问题,比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给消费者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