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是怎么判定的?
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定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法律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也就是说,只要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都要按照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
在判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时,年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详细划分。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被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简单来说,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如果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就要和成年人一样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只有实施了这八种严重犯罪行为,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在特定情形下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除了年龄,在判定未成年人犯罪时,还要考虑其犯罪时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主观故意是指未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客观行为则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具体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有当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同时具备,并且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才能认定未成年人构成犯罪。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定还会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更加注重教育和挽救,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如附条件不起诉、社区矫正等,以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诈骗金额一千多会如何判刑?
医保是一个月交一次就可以吗?
在异地怎么办临时身份证?
商标用标字体是否侵权?
离职后企业年金该怎么处理?
执行人的配偶是否能提出执行异议申请?
建设银行社保卡金融功能如何激活?
案子结束以后是否能要回证据?
被车撞了流程该怎么走?
糕 点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有哪些特定要求?
中介全款收房不过户,卖家风险大吗?
社区矫正起止时间如何计算?
向劳动局投诉后多久能拿到工资?
物权是否具有溯及力?
车祸伤残鉴定费用由谁承担?
工伤死亡赔付大概需要多少钱?
签署二手房购房合同要小心哪些细节问题?
法定继承人范围及顺序的立法依据和现状是怎样的?
专利权能否作为注册资本?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