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工伤认定涉及哪些法律法规?

我在工作中受了伤,想去做工伤认定,但不知道工伤认定都依据哪些法律法规。我担心自己不了解这些法规,在认定过程中会吃亏,也怕错过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规定。所以想知道工伤认定具体涉及哪些法律法规。
展开 view-more
  • #工伤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工伤认定是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畴的重要程序,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工伤保险条例》,这是工伤认定的核心法规。该条例详细规定了应当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比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等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可视同工伤。而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还对工伤认定的申请主体、申请时限、认定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工伤认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操作指引。 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这部法律从更宏观的层面为工伤保险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和保障。它规定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利义务,明确了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原则。用人单位有义务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在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有权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另外,《工伤认定办法》也是工伤认定中重要的程序性法规。它进一步细化了工伤认定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申请材料的提交、调查核实的方式、认定决定的作出等方面。申请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准备齐全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后,会依据该办法进行调查核实,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同时,《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也与工伤认定密切相关。虽然它主要用于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但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对于判断伤害的严重程度和是否符合工伤标准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该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工伤和职业病的致残等级进行了详细划分,为后续的赔偿和待遇确定提供了依据。 在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也会对工伤认定作出具体的补充规定。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这些地方性规定可能会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异,比如工伤认定申请的具体受理部门、特殊行业的工伤认定标准等。因此,在进行工伤认定时,除了遵循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关注当地的相关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