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逮捕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最近遇到点法律上的事儿,想弄清楚关于不予逮捕这方面的规定。就是想知道在哪些具体情况下,法律会判定不予逮捕呀?是从犯罪情节、证据,还是其他什么方面考量的呢?希望能给讲讲这方面详细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不予逮捕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这方面的重要依据。 一种情况是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这种时候检察院通常会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有点违法的影子,但情节特别轻微,几乎没什么危害后果,那就可能被认定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进而不被逮捕。 还有,如果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或者没有逮捕必要的,也不予逮捕。这里的“没有逮捕必要”是个关键,比如说犯罪嫌疑人平常表现良好,此次犯罪是初犯、偶犯,并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下,综合判断采取取保候审等措施就足以防止其对社会产生危害,就可以认为没有逮捕必要。 另外,当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证据条件时,也不会批准逮捕。这很好理解,法律讲究证据确凿,如果证据不够充分,没办法清楚地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自然不能轻易逮捕。 最后,对于罪当逮捕,但确系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妇女,可以不批准逮捕 ,这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 相关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