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是否可以挂账?
我签了一份租赁合同,涉及租金支付问题。现在资金周转有点困难,想着能不能先把租金挂账,之后再处理。 但不太清楚从法律层面看,租赁合同这样操作是否可行,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风险。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租赁合同是否可以挂账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挂账”的含义。所谓挂账,通俗来讲,就是在会计处理上,将一项经济业务暂时记录在账上,先不进行实际的资金结算。在租赁合同中,挂账通常表现为承租人暂时不支付租金,而是将应付租金记录在账上,形成对出租人的债务。
从法律角度看,租赁合同是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就租赁物的使用、收益以及租金支付等事项达成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这意味着,支付租金是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的主要义务。
对于租赁合同能否挂账,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达成一致。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可以挂账,或者在事后就挂账事宜达成补充协议,那么这种挂账行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然而,如果没有经过出租人的同意,承租人擅自挂账不支付租金,那么承租人就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支付租金,并承担逾期支付的利息等损失。
此外,即使双方约定了挂账,也应当注意合理的期限。如果挂账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合理确定挂账的期限和后续的处理方式。总之,租赁合同可以挂账,但前提是双方达成一致,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