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了伤,想了解下进行人身伤残认定是依据什么法律的。这样心里能有数,也知道认定的标准和流程大概是怎样的,免得在认定过程中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符合规定。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人身伤残认定是确定事故责任和赔偿金额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法律依据。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认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该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这意味着,伤残认定结果直接关系到赔偿责任的承担和赔偿金额的确定。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也对交通事故处理和伤残认定作出了规定。该法第七十六条明确了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划分原则,根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赔偿比例。而伤残认定是判断过错程度和赔偿比例的重要依据之一。 再者,《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是目前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认定的具体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损伤对应的伤残等级,从一级(最重)到十级(最轻)。例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符合一定条件的可认定为相应的伤残等级。认定机构会根据伤者的医疗记录、检查报告等资料,对照该标准进行评定。 此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伤残认定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当事人可以在治疗终结后,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伤残评定申请,也可以自行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评定。鉴定机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该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认定涉及多部法律法规和具体标准。这些法律依据相互配合,确保了伤残认定的公正、公平和合法,为交通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