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有哪些法律注意事项?


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以下从多个方面为您介绍一些必须知道的法律注意事项。 首先是合伙协议的签订。合伙协议是合伙关系的重要基石,它明确了各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规定,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在协议中,要详细约定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比如,是现金出资、实物出资还是知识产权出资等,都要一一明确。同时,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也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每个合伙人的切身利益。可以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也可以另行约定,但一定要在协议中写清楚。 其次是合伙事务的执行。合伙事务的执行方式有多种,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也可以委托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执行。《民法典》第九百七十条规定,合伙人就合伙事务作出决定的,除合伙合同另有约定外,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如果委托部分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其他合伙人不再执行合伙事务,但是有权监督执行情况。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当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合伙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再者是债务承担问题。合伙债务是合伙经营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三条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这意味着当合伙债务产生时,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偿还全部债务,偿还后可以向其他合伙人按比例追偿。所以在合伙经营中,要对债务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另外,合伙人的入伙和退伙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入伙需要经过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退伙分为自愿退伙和法定退伙。自愿退伙要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法定退伙则是在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发生,比如合伙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 最后,要注意保护合伙财产。合伙财产由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组成。根据法律规定,合伙财产属于全体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在合伙清算前,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合伙的收支情况进行清晰记录,防止出现财产纠纷。 总之,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完善的合伙协议,规范合伙事务的执行,明确债务承担和入伙退伙等问题,保护好合伙财产,这样才能在法律的框架内保障合伙经营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