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儿童致死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遗弃儿童致死是一种性质恶劣且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下面我们将结合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为大家详细解读。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遗弃儿童是指对于年幼、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行为。而当这种遗弃行为导致儿童死亡时,其法律性质就更为严重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儿童致死通常被认为属于“情节恶劣”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遗弃儿童致死的情况会根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情节来判定不同的罪名和刑罚。如果遗弃者主观上只是为了逃避抚养义务,并不希望孩子死亡,一般会以遗弃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遗弃者的行为导致了儿童死亡的严重后果,但由于其主观故意并非杀害儿童,所以量刑会在遗弃罪的法定刑幅度内,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然而,如果遗弃者将儿童遗弃在明知可能导致其死亡的危险环境中,例如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等,其主观上对儿童的死亡持一种放任甚至希望的态度,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除了刑事处罚外,遗弃儿童致死的行为人还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综上所述,遗弃儿童致死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履行好自己的抚养和照顾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