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息揽储在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
我在银行有一些存款,最近听说银行存在高息揽储的情况。我不太清楚怎么判断银行是不是在高息揽储,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呢?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
展开


银行高息揽储指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支付高于正常利息水平的回报来吸引储户存款的行为。这种行为违背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可能损害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银行自身的运营风险。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来规范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根据《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这里所说的变相提高利率,就包括了通过赠送礼品、返还现金、提供额外服务等方式,实质给予储户超过法定利率的回报,这些都属于高息揽储的范畴。 另外,《储蓄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储蓄机构必须挂牌公告储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变动。银行等储蓄机构如果违反规定提高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纠正,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等处罚。 在实际操作中,判断银行是否存在高息揽储行为,关键在于对比银行给出的实际存款回报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如果银行提供的回报明显高于基准利率,且超出了合理的浮动范围,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高息揽储。例如,正常情况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而某银行通过赠送价值较高的礼品等方式,使得储户实际获得的收益达到了3%甚至更高,这就存在高息揽储的嫌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