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我在做生意时,感觉同行好像有价格垄断的行为,大家都统一抬高价格,这让我很难做。我想知道如果要认定这种价格垄断行为,法律上的认定程序是怎样的,我好判断是否真的构成垄断,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下面来详细说说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首先是举报和发现。这是认定程序的启动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举报涉嫌价格垄断的行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日常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中,也可能自行发现相关线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 接着是立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收到举报或发现线索后,会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如果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查,就会正式立案。立案意味着调查程序的正式开启。 然后是调查取证。立案后,价格主管部门会展开全面的调查。调查手段多样,比如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查封、扣押相关证据;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等。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会收集能够证明价格垄断行为存在或不存在的各种证据。 之后是认定和处理。价格主管部门会根据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据《反垄断法》和相关法规,判断是否构成价格垄断行为。如果认定构成价格垄断行为,会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如果不构成价格垄断行为,会终止调查并告知相关当事人。 最后是救济程序。当事人如果对价格主管部门的认定和处理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为当事人提供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总之,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一个严谨、规范的过程,旨在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