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订婚是如何规定的?
我和对象打算订婚,但是不太清楚在法律层面上,订婚有哪些规定。比如订婚有没有法律效力,订婚的彩礼等财物问题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万一订婚之后又不想结婚了,法律会怎么处理相关事宜呢?
展开


订婚,通常是男女双方为了结婚而事先达成的一种约定,在民间较为常见,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订婚并没有被赋予明确的法律地位。也就是说,订婚并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订婚只是一种民间习俗行为,主要依靠道德和社会舆论来约束。它不像结婚那样,一旦在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就会产生一系列受法律保护和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 关于订婚过程中涉及的财物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彩礼。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这意味着,如果双方只是订婚,最终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给付彩礼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返还彩礼。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因为彩礼返还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给付彩礼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来判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 此外,订婚期间双方可能还会互赠一些其他财物。对于这些财物,如果是基于一般的赠与目的,比如日常的节日礼物、小额的财物赠送等,通常会被认定为普通赠与,在赠与完成后,赠与人一般不能要求返还。但如果是以结婚为目的的大额赠与,在双方最终未能结婚的情况下,可能会参照彩礼的相关规定处理。 总之,虽然订婚在民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法律上并没有特别的规定来调整其本身。而涉及到的财物等问题,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