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违法手段讨薪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在生活中,劳动者被拖欠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因一时心急而采用违法手段讨薪。但需要明确的是,使用违法手段不仅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还可能让自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方面,如果劳动者在讨薪过程中损坏了用人单位的财物,这就构成了民事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需要对损坏的财物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按照财物损坏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比如,在讨薪过程中砸坏了公司的办公设备,就需要按照设备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赔偿。 行政责任方面,若劳动者在讨薪时扰乱了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或者影响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安机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处罚。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例如,劳动者在公司门口拉横幅、堵门,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就可能面临上述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方面,如果在讨薪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造成他人重伤甚至死亡,那么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故意伤害罪为例,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因此,使用暴力讨薪可能会让劳动者面临严重的刑事处罚。 总之,劳动者讨薪应通过合法途径,如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等。这样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