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虚假宣传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 民事责任 虚假宣传行为往往会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基于错误的认识而作出消费决策,从而遭受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是说,受到虚假宣传误导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予相应的赔偿。 ### 行政责任 对于虚假宣传的经营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进行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对虚假广告的处罚作出了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 刑事责任 如果虚假宣传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实施虚假宣传行为、虚假宣传的手段恶劣、虚假宣传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等情形。 总之,虚假宣传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在遇到虚假宣传的情况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来说,会依法对虚假宣传的经营者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