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海难救助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我参与了一次海难救助行动,和被救助方签订了海难救助合同。但我不太清楚在这份合同里,我作为救助方有啥义务,被救助方又有啥义务。我想了解这些义务具体内容,避免后续出现纠纷,不知道从哪能了解相关信息。
展开 view-more
  • #海难救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海难救助合同是指救助方与被救助方就海难救助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海难救助合同中,当事人主要分为救助方和被救助方,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主要义务。 首先来说救助方的主要义务。依据我国《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救助方在执行救助作业过程中,必须以应有的谨慎进行救助。这意味着救助方要尽到合理的注意和努力,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来实施救助行动。例如,救助人员要按照科学的救助方案进行操作,不能因为疏忽或者懈怠而导致救助效果不佳。 同时,救助方应以应有的谨慎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在海上进行救助时,很多情况下可能涉及到对有污染危险的物品(如燃油)的处理。救助方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这些物品泄漏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如,及时对受损船舶的燃油舱进行封堵和转移等操作。 另外,在合理需要的情况下,救助方应当寻求其他救助方援助。有时候,单凭一方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救助任务,这时救助方就有义务去寻找其他可以提供帮助的救助力量,共同完成救助工作,以提高救助的成功率。 再看看被救助方的主要义务。根据《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被救助方在救助作业过程中,应当与救助方通力合作。这要求被救助方要积极配合救助方的行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比如,告知救助方船舶的受损情况、货物的存放位置等重要信息。 被救助方应当以应有的谨慎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这和救助方的该项义务类似,被救助方也有责任在自身能力范围内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的扩大。例如,在船舶发生碰撞后,被救助方应尽快关闭可能泄漏燃油的阀门。 当获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财产已经被送至安全地点时,被救助方要及时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的移交要求。也就是说,救助成功后,被救助方不能无故拖延接收获救财产,要按照约定和合理的安排,将获救财产接管过来。 总之,海难救助合同中救助方和被救助方的义务都是为了保障海难救助行动的顺利进行,减少损失和环境污染。双方都应当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以维护海上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