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异化的中国驰名商标具体表现为哪些?

我自己开了个小公司,也有商标。最近听说有中国驰名商标被异化的情况,我想了解下这些被异化的中国驰名商标具体有啥表现呢?这对我们小公司商标发展会不会有影响,我很担心,想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展开 view-more
  • #驰名商标异化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商业市场中,中国驰名商标本应是对商标在市场上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一种法律认可。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着被异化的现象。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被异化的中国驰名商标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将驰名商标当作荣誉称号使用。按照正常的法律意义,驰名商标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事实认定,是在发生商标权益纠纷时,为了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商标知名度的一种确认。但一些企业把它当成了一种静态的、永久的荣誉称号。比如,有些企业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后,会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各个方面突出使用“驰名商标”字样,仿佛这是企业一劳永逸的金字招牌。依据《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这就明确了驰名商标不能作为荣誉称号进行商业宣传。 其次,存在驰名商标认定的功利化倾向。部分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并非是为了在遭遇商标侵权等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而是为了获取地方政府的奖励、政策优惠或者提高企业知名度以促进产品销售。这种功利性的目的,使得驰名商标认定的初衷被扭曲。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会对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高额的财政奖励,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为了获取这笔奖励而刻意去申请认定,而不是真正基于商标保护的需要。 再者,是驰名商标的滥用和炒作。有些企业在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后,过度夸大其作用,利用驰名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比如,在市场上贬低竞争对手,声称自己的产品因为是驰名商标就比其他产品更优质、更可靠。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误导了消费者。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企业对驰名商标的滥用和炒作就属于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后,还有驰名商标认定程序的异化。在一些情况下,存在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驰名商标认定的现象。比如,企业虚构商标使用证据、夸大商标知名度等,以达到认定驰名商标的标准。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驰名商标认定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我国《商标法》规定了严格的驰名商标认定程序和条件,对于提供虚假材料等欺骗手段获取驰名商标认定的,将依法撤销认定,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被异化的中国驰名商标在实际中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不仅违背了驰名商标制度设立的初衷,也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正确认识驰名商标的本质和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