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诈骗犯罪有哪些手段?


票据诈骗犯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损害了票据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接下来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票据诈骗犯罪手段。 一是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进行诈骗。伪造票据,就是模仿真实票据的样式、图案、色彩等,制造出假的票据。变造票据,则是对真实的票据进行涂改、挖补等,改变票据上的金额、日期等重要内容。比如,不法分子可能会伪造一张银行汇票,然后拿着这张假汇票去骗取他人的货物或者现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是冒用他人的票据进行诈骗。这是指行为人擅自以合法持票人的名义,使用、转让自己不具备支配权利的他人票据的行为。例如,捡到他人的支票后,冒充支票的合法持有人去银行兑现。《刑法》中同样规定,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也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三是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进行诈骗。空头支票是指支票的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也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比如,企业故意签发空头支票,骗取供应商的货物。法律规定,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构成票据诈骗犯罪。 四是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出票人在没有资金保证的情况下签发汇票、本票,或者在票据上作虚假记载,误导持票人,从而骗取财物。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刑法》关于票据诈骗犯罪的规定。 为了防范票据诈骗,我们在进行票据交易时,要仔细审查票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注意核对票据的各项内容,避免与信用不佳的交易对象进行票据往来。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银行或者相关部门咨询,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