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被侵犯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当商业秘密被侵犯时,首先要明确商业秘密的概念。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一旦发现商业秘密被侵犯,第一步要做的是收集和固定证据。这包括证明自己拥有商业秘密,比如相关的技术资料、经营策略文件等,并且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像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对机密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同时,要获取侵权方获取和使用商业秘密的证据,例如侵权方的产品与自己商业秘密相关的对比、侵权方与知晓商业秘密人员的沟通记录等。 接下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途径。如果侵权行为比较轻微,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解决。权利人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书面通知,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违法行为,根据情节处以罚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违反本法第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权利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确定赔偿数额时,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业秘密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商业秘密被侵犯后,要及时、合理地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