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有哪些法律要点?


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中,有多个关键的法律要点需要我们了解。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简单来说,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时,就会引发这类纠纷。而上诉则是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请求。 关于上诉的流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时,需要向原审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在证据方面,上诉时需要准备能够支持自己上诉请求的新证据。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这些证据可能包括更权威的医疗鉴定报告、新发现的病历资料、证人证言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所以,在上诉时要尽可能收集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法律适用上,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侵权责任,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则对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赔偿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此外,在上诉过程中,法院会对一审判决进行全面审查。如果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可能会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如果一审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二审法院可能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如果一审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二审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总之,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中,了解上诉流程、准备充分的证据以及熟悉相关法律规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