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如何划分伤残等级进行赔偿?
之前在医院看病,结果遭遇 了医疗事故,身体受到了伤害。现在想知道医疗事故到底是怎么划分伤残等级来赔偿的,比如不同等级对应的具体情况是怎样,赔偿又是如何计算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的伤残赔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首先来了解下医疗事故的分级。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况。比如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等。
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例如双眼球摘除或双眼经客观检查证实无光感等情况。
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像面部轻度毁容、单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等就属于此类。
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比如拔除健康恒牙、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迁延未愈等。
而伤残等级一般分为一到十级,一级伤残最为严重,十级伤残相对较轻。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应的伤残等级会有所不同,例如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对应一级伤残;二级医疗事故涵盖二至五级伤残;三级医疗事故对应六至十级伤残。
关于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包括11项,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具体来说,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 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方面,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其他项目也都有各自明确的计算标准。总之,医疗事故伤残赔偿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且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