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政策是怎样的?
我是一名精神病人,现在面临离婚,很担心孩子的抚养问题。不知道法律对于精神病人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归属是怎么规定的,也不清楚在抚养费等方面有哪些政策,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展开


在探讨精神病人离婚时孩子抚养政策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监护权,简单来说就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而抚养权则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包括与子女共同生活、照顾子女生活起居、教育等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精神病人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法院在判决时通常会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为出发点。由于精神病人可能存在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情况下,从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安全角度考虑,法院大概率会将抚养权判给精神病人的配偶一方。这是因为精神病人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给予孩子足够的生活照料、教育引导以及情感关怀。 不过,如果精神病人的病情比较稳定,有证据证明其具备一定的抚养孩子的能力和条件,例如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家人能够协助照顾孩子等,法院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而不是绝对地剥夺精神病人争取抚养权的权利。 在抚养费方面,即使精神病人没有获得孩子的抚养权,根据法律规定,其仍需要承担一定的抚养费用。具体的抚养费数额,法院会根据精神病人的实际经济状况来确定。如果精神病人没有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很低,法院可能会适当减少其抚养费的支付数额,或者在支付方式上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同时,如果精神病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也可以用财产折抵抚养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