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后至少多少天会判刑?
在了解逮捕后至少多少天判刑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逮捕”这个概念。逮捕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司法机关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逮捕之后案件要经历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这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规定。
首先是侦查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前面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接着是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 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最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即前面提到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四类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逮捕后至少多少天判刑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最短天数。如果案件简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各个阶段都能顺利快速推进,并且适用速裁程序的话,理论上可能在几个月内就会判刑。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案件的复杂性不同,涉及的调查、取证、审查等工作难度和时间差异很大,所以具体的判刑时间会有很大的波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在广东找强制执行律师该怎么做?
被骗钱有可能追回来吗
租赁合同是否需要续签?
在路上遇到有人故意别车该怎么办?
外地闯红灯违章该如何处理?
环保污染案件没有证据该怎么办?
农机人员养老保险解决问题有哪些政策?
被插座电了一下该如何赔偿?
生物安全法中不合理使用是怎样规定的?
开专票要交多少税?
判决和裁定之间有什么区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是怎样规定的?
车给别人开出了事故算谁的责任?
继承的房屋是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毒品量刑标准更改了吗?
离职后未给工资结算是否合法?
拖欠绩效工资该如何维权?
什么是民事精神损害赔偿?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拥有哪些权利?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