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样的?
我有个债务纠纷案子,法院要强制执行我的财产。可我收入不高,还有家人要养,我担心执行后生活没保障。想知道强制执行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法院会留多少钱给我维持生活呢?
展开


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强制执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一项重要的规定,它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也注重保护债务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基本生存权利。简单来说,当法院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时,会为债务人及其所抚养家属保留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费用和物品,不会让他们因为执行而陷入生活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明确了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其中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等。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常会参考当地政府公布的相关标准来确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不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会存在差异。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会综合考虑债务人家庭的实际情况,比如家庭成员的数量、是否有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或儿童等,来确定具体需要保留的生活费用和物品。同时,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债务人认为执行行为影响了其及其所抚养家属的基本生活,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