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律师承办业务收费是怎样的?


律师承办业务收费是很多人在寻求法律帮助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律师收费是有一定规范和原则的。 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这意味着在一些基本的法律服务领域,收费是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的。例如,代理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等,通常会按照政府指导价来收费。 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耗费的工作时间、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在具体收费方式上,常见的有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比如一些简单的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则多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比如经济纠纷案件,会根据争议标的的金额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律师费。计时收费是根据律师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有效工作时间来计算费用,一般适用于一些复杂的法律事务。 此外,律师收费还可能存在风险代理的情况。风险代理是指律师事务所受理业务时,在合同中约定服务报酬及费用,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根据案件办理结果按约定比例收取服务报酬的收费方式。不过,有些案件是不适用风险代理的,比如婚姻、继承案件,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案件,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案件,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等。 总之,了解国家关于律师承办业务收费的规定,有助于当事人在寻求律师服务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不合理的收费。同时,当事人在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合同时,应当明确收费方式、收费金额、付款和结算方式等内容,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