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的计算公式和内容具体是怎样的?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新个税的计算公式和内容如下: ### 计算公式 - **月度预扣预缴**:自2019年起采用每月预扣预缴、次年统算多退少补的计算方法。具体公式为:本月应扣缴税额 = (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 ×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中,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累计减除费用 = 5000×月份数。 - **年度综合计算(汇算清缴)**: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分级计算税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年度收入额 - 准予扣除额;准予扣除额 = 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主要内容 - **纳税人分类**: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是否满183天,为其分类标准。 - **征税项目分类**:实行综合征税,原来的11类变为7类。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相关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依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 **税率结构优化调整**:综合所得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决定等,具体纳税计算和申报等事宜还需遵循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