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扣除有哪些新税收政策?


研发费用扣除的新税收政策是企业界颇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下面为你详细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白研发费用扣除的基本概念。研发费用扣除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产生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扣除,这实际上是一种税收优惠政策,能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一定比例摊销。 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优化和完善。自2021年1月1日起,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2023年,政策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所有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统一提高至100%。这意味着企业每投入100元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200元,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轻了税收负担。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企业开展的研发活动需符合规定,即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企业要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核算,准确归集填写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企业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时,要注意留存相关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如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企业有权部门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研发人员名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