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我想了解下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限的具体情况。我有个朋友被判了有期徒刑,听说可以假释,但不清楚假释考验期是怎么算的,是固定的还是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规定呢?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


假释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间。对于有期徒刑而言,它是指犯罪分子剩余的刑期。下面详细为你解释。 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当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符合一定条件时,司法机关可以提前将其释放,但会设定一个考验期限。在这个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三条明确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比如说,某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已经服刑了6年,此时获得假释,那么他的假释考验期限就是剩下的4年。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假释制度的严谨性和公正性,既给予了犯罪分子改过自新、提前回归社会的机会,又通过考验期限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分子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