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不够立案标准会如何处罚?


如果帮信罪不够立案标准,通常有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从刑事角度看,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且未达到立案标准,检察院有可能做出不起诉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也就是说,如果情节轻微,在检察院审查阶段,就可能不会进入刑事审判流程。 其次,若行为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涉及行政违法,那么会面临行政处罚。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单位有此类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另外,即便不构成犯罪也未违反行政法规,相关部门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行为人进行教育训诫 ,提醒其行为存在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危害,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行为。 总之,帮信罪不够立案标准,一般不会面临刑事处罚,但可能会有行政处罚或者被教育训诫。不过不同地区和具体案件情况会有差异,要以实际处理结果为准。 相关概念: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 立案标准:为三人以上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超二十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超五万;违法所得超一万等达到这些情形之一,就会被认定达到帮信罪立案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