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表是怎样的?
我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听说有核定应税所得率表,但不太清楚具体内容。我想了解这个表是如何规定的,不同行业的应税所得率是多少,依据它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对我实际纳税金额会有什么影响,希望能有详细的解答。
展开


个人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是在无法准确核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务机关按照一定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再据此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方式。 这种征收方式主要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收入总额或者成本费用支出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总额或者收入总额的纳税人。比如一些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难以准确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就可能会采用这种方式来核定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国税函〔2001〕84号)等相关规定,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应税所得率范围。例如,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应税所得率一般在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为7%-20%;饮食服务业为7%-25%;娱乐业为20%-40%;其他行业为10%-30%。 在实际计算时,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者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1 - 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然后根据对应的税率表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纳税人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税务机关可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上述规定的幅度内确定具体的应税所得率。同时,如果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增减变化达到20%的,应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调整已确定的应税所得率。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