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计抵扣政策是怎样的?


农产品加计抵扣政策是一项为了支持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在增值税计算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也就是说,在原本购进农产品可以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的基础上,还能额外加计1%进行扣除。 这里涉及到两个关键的法律依据。一是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二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15号)对相关的纳税申报做出了规定,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物时,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按“当期生产领用农产品已按9%税率(扣除率)抵扣税额÷9%×1%”计算得出,并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中填报。 对于企业来说,这项政策能带来显著的好处。可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如,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购进了100万元的农产品,按照9%的扣除率可以抵扣9万元的进项税额,如果符合加计扣除政策,就可以额外加计扣除1万元,总共能抵扣10万元的进项税额,相当于少缴纳了增值税,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要享受这个政策,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必须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不适用。购进的农产品必须是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在办理手续方面,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需要按照规定在相应的纳税申报表栏目中填报加计扣除的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