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加强思想建设。职务犯罪很多时候源于行为人自身素质、修养以及价值观等因素。所以要让员工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比如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讲座等。 监督机制也非常关键。失去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一方面要畅通监督渠道,从基层员工到高层,从供应商、客户等各个层面都能顺畅地进行投诉举报;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体系,在规范运作流程和组织架构设置时,注重权力分配的制衡,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在关键区域布设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 完善企业法律管理体系也不可或缺。企业要梳理可能被钻空子的流程,像原料进出仓、议价定价等,将其用制度流程规定下来并标准化。在容易发生腐败的岗位、部门实施任职回避制度。并且一定要重视制度的执行,因为多次违反制度可能演变成违法犯罪。 另外,增强人事审查制度也很重要。在招聘员工时,严格审查其背景、资质等,将有潜在犯罪风险的人员排除在外。同时,在员工晋升、调动等环节,也要进行全面审查。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也能起到预防作用。通过张贴警示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分享典型案例等方式,时刻提醒员工职务犯罪的后果,让警钟长鸣。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概念: 职务侵占罪: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 挪用资金罪: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