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程序是怎样的?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程序,是确保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明确执法过错的概念。执法过错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执法错误。简单来说,就是警察在执法时因为故意或者不小心犯了错误,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关于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启动,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对执法过错线索,经初步核查,发现可能存在执法问题的,应当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线索来源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诉、控告、检举,也可以是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等。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警察有执法过错行为时,是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反映的。 接下来是调查环节。调查工作由法制、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调查人员要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查明执法过错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后果等情况。调查过程中,要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允许其进行陈述和申辩。 然后是责任认定。经过调查,对执法过错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作出执法过错责任认定。责任认定要根据执法过错的性质、情节和后果,区分不同情况,确定责任人员的责任形式,包括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刑事处罚等。 最后是责任追究的执行。责任认定后,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对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责任人员,并告知其享有申请复核、申诉等权利。责任人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复核、申诉。 总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程序是一个严谨、规范的过程,旨在保障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发现警察存在执法过错行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反映,相关部门会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