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审判讨薪民工,农民工讨薪为何会获刑?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农民工讨薪本身是合理合法的诉求,但如果在讨薪过程中采取了违法犯罪的手段,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下为你详细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讨薪是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更是专门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制定的行政法规,从多个方面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进行了规范和保障。然而,在讨薪过程中,如果农民工采取了暴力、威胁等违法犯罪手段,就可能触犯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在讨薪时与欠薪方发生冲突,造成他人身体伤害,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农民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远超应得工资的财物,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另外,还有可能涉及到寻衅滋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如果农民工在讨薪时在公共场所采取过激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就可能构成此罪。所以,农民工在讨薪时,一定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避免触犯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