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了社保是自己交还是挂靠单位交?


当面临离职后社保缴纳方式的选择,即自己交还是挂靠单位交,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两种方式的特点。 自己交社保,通常是指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社保。这种方式一般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于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档次进行缴纳,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自己交社保的优点是自主性强,缴费金额和方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缺点是可缴纳的险种较少,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其他社保待遇。 挂靠单位交社保,则是通过与某个单位达成协议,以该单位员工的名义缴纳社保。这样就可以缴纳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五险。依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挂靠单位交社保能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比如在生育期间可以享受生育津贴等。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挂靠单位交社保可能涉及虚构劳动关系,违反相关规定。而且除了要承担个人应缴纳的部分,还需要承担单位应缴纳的部分,缴费成本相对较高。 选择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且主要关注养老和医疗保障,自己交社保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如果近期有生育计划、从事高风险工作或者希望享受更全面的社保待遇,在确保挂靠行为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挂靠单位交社保可能更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