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行为异议一般有哪些理由?
我最近涉及一个执行案件,法院的执行行为让我有些疑惑。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提出执行行为异议通常可以基于哪些理由呢?我不太懂法律,就怕提的理由不成立,所以想提前了解清楚。
展开


执行行为异议是指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的一种法律救济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常见的执行行为异议理由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执行法院没有管辖权却实施执行行为。比如,执行案件本应由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来执行,但当前法院却进行了执行操作,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就可以提出异议。其次是违反法定程序实施执行行为。执行过程有一套法定的流程,如果执行法院没有按照这个流程来,像没有依法送达执行通知书就直接采取执行措施,那么相关人员可以对此提出异议。再者是执行措施违法。例如,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假设被执行人应履行的债务是 100 万元,但法院却查封了其价值 500 万元且与案件无关的财产,这就属于超标的查封,当事人可以提出异议。另外,拖延执行也可能成为异议理由。执行法院在有条件执行的情况下,故意拖延执行时间,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当事人同样可以提出执行行为异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