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用林地不予立案的原因有哪些?
我遇到一个事,有人非法占用林地,我去报案,结果却没给立案。我就想不明白为啥不立案,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非法占用林地不予立案都有哪些原因,是不是有什么条件和规定呢?
展开


在了解非法占用林地不予立案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非法占用林地的概念。非法占用林地,简单来说,就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数量较大”,二是“造成农用地大量毁坏”。 非法占用林地不予立案,可能存在以下原因。首先,从数量方面来看,如果非法占用林地的面积未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就可能不予立案。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的,才会被认定为“数量较大”。如果占用的林地面积未达到这个标准,可能不符合刑事立案的条件。 其次,关于造成林地毁坏的程度,如果没有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后果,也可能不立案。所谓“造成林地大量毁坏”,是指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进行其他非林业生产、建设,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业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如果只是轻微的改变林地用途,没有达到严重毁坏的程度,也不符合立案标准。 另外,程序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导致不予立案。比如报案时提供的证据不充分,无法证明存在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或者无法确定占用林地的具体情况等。还有可能是该行为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不再追诉,非法占用林地罪的追诉时效根据其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