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不得假释的理由是什么?
累犯不得假释,主要是基于多方面的法律考量和社会因素。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而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累犯不得假释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累犯的人身危险性来看,累犯在初次犯罪接受刑罚处罚后,仍再次犯罪,这表明其并没有从之前的刑罚中得到足够的教育和改造,再次实施犯罪的可能性较大。假释是基于犯罪分子不再具有社会危险性的前提下实施的,但累犯的再次犯罪行为说明其人身危险性并未消除,不符合假释的适用条件。例如,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满释放后两年内又犯抢劫罪,这种情况下,甲的再次犯罪显示出他难以通过刑罚改造达到不再危害社会的程度。
二是从刑罚的目的来看,刑罚不仅具有惩罚犯罪的功能,还具有预防犯罪的功能。对累犯不予假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刑罚的威慑和教育作用。如果对累犯适用假释,可能会让社会公众认为犯罪成本过低,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的权威性。同时,也可以对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明白再次犯罪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和更严格的限制。
三是从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角度出发,累犯再次犯罪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他们有过犯罪经验,可能会采用更隐蔽、更恶劣的手段实施犯罪,增加了社会防控的难度。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累犯再次危害社会,法律规定累犯不得假释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累犯不得假释是我国法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作出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众安全和实现刑罚的目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在疫情影响下,网贷拖欠11万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是否有协商解决的可 能呢?
吵架打架导致离婚分手会怎么判?
养老个人账户里面的钱是如何使用的?
个体报个税是否需要自然人登录?
汇算清缴资料需要留存几年?
婚内出轨犯法吗,有什么规定?
忘了认证养老金停发后会补发吗?
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流程?
工资各阶段的扣税标准是怎样的?
可以跟公司申请不购买社保吗?
产品有质量问题但过了保质期,商家不肯赔付怎么办?
注册商标的营业执照可以更名吗?
自建房发生工伤该怎么赔偿?
新三板新股预约权是什么?
老公有外遇但不愿意离婚该怎么办?
民事诉讼调解书可以撤销吗?
《保护表演者罗马公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