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中多执行的案款该如何救济?
在法院执行案件时,执行的案款比实际应执行的多了。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该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也不知道具体要走哪些流程,希望能了解一下如何救济,把多执行的案款要回来。
展开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多执行案款的情况,当事人是有相应的救济途径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法律概念。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而案款则是指在诉讼、执行等法律程序中涉及的款项,比如赔偿款、借款本金及利息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这就是执行回转制度。如果多执行案款是因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错误导致的,那么就可以适用执行回转。当事人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回转的申请,法院审查后,会作出执行回转的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多执行的案款。 另外,如果多执行案款不是因为执行依据错误,而是执行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通过这种方式,当事人可以纠正执行中的错误,要求返还多执行的案款。 在申请执行回转或者提出执行异议时,当事人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能够证明实际应执行案款金额的合同、票据、判决书等,以便法院准确认定事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