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的撤销需要什么手续?


遗赠扶养协议是受扶养的公民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将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协议。它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 从法律角度来说,协议一旦签订,双方都应该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不过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撤销遗赠扶养协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的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对于遗赠扶养协议,如果协议双方在签订协议时约定了协议解除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成就时,双方可以按照约定撤销协议。比如协议中写明若扶养人连续三个月未履行扶养义务,受扶养人有权解除协议,那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受扶养人就可以依据约定撤销协议。 若双方没有约定解除条件,就适用法定解除。如果扶养人不履行扶养义务,致使协议目的不能实现,受扶养人可以解除协议。例如扶养人经常打骂受扶养人,不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等,受扶养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协议。反之,如果受扶养人擅自处分协议中约定遗赠的财产,导致扶养人无法实现受遗赠的权利,扶养人也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协议。比如受扶养人在未告知扶养人的情况下,将协议中约定遗赠的房产卖给了他人。 关于撤销遗赠扶养协议的手续,如果是双方协商一致撤销协议,那么需要签订一份解除协议的书面文件,明确协议解除的时间、双方的权利义务终止等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如果是通过法定解除的方式,也就是向法院起诉撤销协议,那么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即请求撤销遗赠扶养协议)、事实和理由等。证据方面,要提供能够证明对方违约或者存在导致协议无法履行情形的材料。法院受理后会进行审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总之,撤销遗赠扶养协议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如果自己不确定如何操作,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