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


司法鉴定人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人员。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他们的权利与义务。 首先,我们来看司法鉴定人的权利。根据《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司法鉴定人享有多项权利。其一,了解、查阅与鉴定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这就好比医生为病人看病,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司法鉴定人只有充分掌握相关资料,才能做出准确的鉴定。其二,要求委托人无偿提供鉴定所需要的鉴材、样本。这是为了保证鉴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像工厂生产产品需要原材料一样,鉴定也需要必要的鉴材和样本。其三,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检验、检查和模拟实验。通过这些手段,司法鉴定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鉴定对象,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此外,司法鉴定人还有拒绝接受不合法、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超出登记的执业类别的鉴定委托的权利,以及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等。 接下来,我们说说司法鉴定人的义务。司法鉴定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这是基本的要求,就像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一样。他们还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也就是说,司法鉴定人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出真实、准确的鉴定意见。同时,司法鉴定人有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义务。这是为了保护相关方的合法权益,防止信息泄露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司法鉴定人还需要按照规定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有关的询问。这是为了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和透明,让法庭和当事人能够更好地了解鉴定的过程和依据。 总之,司法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的行使是为了保证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义务的履行则是为了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准确,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