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会带来什么危害?
我想了解下,如果一个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比如在实际的法律执行或者社会影响方面,会不会因为主体限定为自然人而出现一些不利的情况,我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影响,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犯罪主体这个概念。犯罪主体就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或者单位等。当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时,意味着只有个人才可能构成该犯罪,单位等其他主体不能成为该犯罪的实施者。 从法律执行方面来看,可能会带来一些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及其刑罚,对于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的情况,如果涉及一些复杂的犯罪行为,可能存在难以准确认定实际犯罪自然人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经济犯罪中,可能是单位内部多人协作实施犯罪,很难清晰界定具体哪个自然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这就给司法机关的侦查和定罪带来挑战。 从社会影响方面来说,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漏洞。有些行为可能表面上是单位行为,但实际是由单位中的自然人主导实施。由于犯罪主体限定为自然人,可能会让一些单位借此逃避法律责任。这会使得法律对单位行为的约束力度减弱,不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而且,可能会让一些人利用这种主体限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然后将责任推给个别自然人,从而减轻自己的法律后果。 此外,对于受害者来说,如果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当该自然人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受害者的权益可能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为单位往往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赔偿能力,如果单位不能作为犯罪主体承担责任,受害者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赔偿来弥补损失。总之,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在法律执行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