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审理有哪些规则?


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社会公开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可以来现场听,媒体也能报道。 公开审理的适用范围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在刑事案件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关于旁听规则,一般来说,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普通公民都可以参与旁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九条,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但需要持有效身份证件,按照法院的相关规定进行登记,领取旁听证等。不过,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是不能旁听的。 在审理过程中,对拍照、录音、录像等行为也有严格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七条明确,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如果要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准许。 对于媒体报道,媒体可以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报道,但要遵循客观、真实、全面的原则。不能歪曲事实,误导公众。同时,媒体也需要遵守法庭的相关规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采访和报道。如果违反法庭规则,干扰了案件的正常审理,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警告、罚款、拘留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公开审理的规则是为了保障司法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