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租赁合同该怎么写?


农村房屋租赁合同是出租方和承租方就农村房屋租赁事宜达成的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力。以下是书写农村房屋租赁合同的相关要点和依据: 合同主体信息:合同中要写清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这样能明确合同双方是谁,避免以后出现身份不明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等条款。 房屋基本情况:要详细描述房屋的位置、面积、结构等。比如,房屋位于哪个村、具体的门牌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是平房还是楼房等。这能让双方清楚租赁的房屋到底是什么样的。 租赁期限:要写明租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比如从某年某月某日起至某年某月某日止。按照《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租金及支付方式:明确租金的金额、支付周期(如月付、季付、年付)和支付方式(如现金、转账)。例如,每月租金是多少元,每月几号前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房屋用途:要说明房屋的用途,是用于居住、经营还是其他用途。这能避免承租方擅自改变房屋用途。 双方权利和义务:出租方有提供符合约定房屋的义务,承租方有合理使用房屋、按时支付租金的义务等。比如,出租方要保证房屋的水电设施正常使用,承租方不能在房屋内从事违法活动。 违约责任:规定双方如果违反合同约定,需要承担的责任。比如,承租方逾期支付租金要承担多少违约金,出租方提前收回房屋要给予承租方怎样的赔偿。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决争议的方法:可以约定双方在发生争议时,是通过协商、仲裁还是诉讼的方式解决。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双方知道按照什么途径去解决。 此外,为了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双方最好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找见证人签字见证,或者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