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范围有哪些?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指的是在行政复议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身合法权益,而依法申请复议时所指向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范围: 首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例如,张三被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销售不合格产品为由罚款,张三若对该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那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是被申请人。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相关规定,明确了最常见情况下被申请人的确定方式。 其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比如,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水利局联合对某企业的违规用水和排污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企业若申请行政复议,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水利局就是共同被申请人。这种规定确保了在多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行为时,相对人能准确确定被申请复议的对象。 再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例如,一些地方的卫生防疫站,根据相关法规被授权进行卫生检查和处罚等工作,若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相对人不满并申请复议,卫生防疫站就是被申请人。这体现了法律对授权组织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还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比如,某乡政府委托村委会对农村建房情况进行管理并作出相关处理决定,若村民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申请复议,乡政府就是被申请人。因为委托组织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为,其法律后果应由委托机关承担。 此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这样的规定保证了即使原行政机关主体资格消灭,相对人的复议权利仍能得到保障。 总之,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范围是根据不同的行政行为作出主体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准确确定被申请人是顺利进行复议程序的重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