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玩忽职守罪的职责范围是怎样的?

我在工作中偶尔会有点粗心大意,最近听说了玩忽职守罪,心里有点担心。我想知道玩忽职守罪的职责范围到底是怎么界定的?是只包括明确写在岗位职责里的内容,还是也涵盖一些潜在的工作要求呢?
展开 view-more
  • #玩忽职守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玩忽职守罪是一种常见的渎职犯罪,它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要理解玩忽职守罪的职责范围,首先得清楚什么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这里的职责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单位内部的制度规定,在其职务活动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职责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也可以是根据职务性质和工作惯例所应当履行的。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表明玩忽职守罪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实际情况中,职责范围的界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作出规定。比如,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有依法征税、监管税收的职责,这些职责在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表述。如果税务人员不按照规定进行征税,或者对偷税漏税行为视而不见,就可能涉及玩忽职守。 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也会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例如,在政府部门的一个项目中,负责审批的工作人员有按照既定流程和标准进行审核的职责。如果该工作人员不认真审核,随意通过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导致国家资金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也可能构成玩忽职守。 此外,还有一些潜在的职责,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职业习惯和常理,工作人员也应当履行。比如,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有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 判断是否构成玩忽职守罪,除了看是否存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外,还需要看是否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里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公共秩序混乱等多种情况。只有当行为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才可能认定构成玩忽职守罪。 总之,玩忽职守罪的职责范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明确的法定职责,也包括根据职业要求和常理应当履行的职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因疏忽大意或故意不履行职责而触犯法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