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者进入期货交易有哪些注意事项?


证券交易者进入期货交易时,有诸多方面需要特别留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期货交易的概念。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它和证券交易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交易规则方面,期货交易采用的是双向交易机制。这意味着投资者不仅可以像证券交易那样买入期货合约,期望价格上涨后获利,也就是‘做多’;还可以在预期价格下跌时,先卖出期货合约,等价格真的下跌后再买入平仓,实现‘做空’获利。这与证券交易中一般只能通过股价上涨获利有很大不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期货交易的规则和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条例规定了期货公司的相关职责,要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交易信息和合规的交易服务。 期货交易还有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天交易结束后,交易所会按照当日结算价对投资者的持仓进行结算。如果投资者的保证金账户余额低于规定的标准,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追加保证金,否则可能会被强制平仓。这和证券交易中,只要股票不退市,投资者可以长期持有股票,不会因为短期的价格波动而被强制卖出有很大区别。这种制度虽然有助于控制市场风险,但也要求投资者时刻关注自己的账户资金状况。 风险控制方面,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期货交易通常只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较大金额的交易。一般来说,保证金比例在5% - 20%左右,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控制较大的合约价值。但同时,如果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预期相反,亏损也会被放大。比如,投资者用10万元的保证金,以10%的保证金比例交易了价值100万元的期货合约。如果市场价格下跌10%,投资者的损失就是10万元,相当于初始保证金全部亏光。相比之下,证券交易一般不存在这种杠杆放大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在进入期货市场前,一定要充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仓位,避免过度使用杠杆。 另外,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变化、供需关系等。而且期货合约都有到期日,到期后需要进行交割。这就要求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交易时间,避免因为合约到期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