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属于刑法还是民法?
我和别人起了冲突,在争执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进行了反抗。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的正当防卫,是在刑法里规定的,还是民法里有相关规定呢?我不太清楚正当防卫在不同法律中的界定和作用。
展开


正当防卫在刑法和民法中都有相关规定,但它们的侧重点和适用场景有所不同。 在刑法领域,正当防卫是一种重要的免责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简单来说,当有人正在对你或者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抢劫、伤害等,你为了阻止这种侵害而采取必要的行为,即使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情况下,你不用承担刑事方面的责任。例如,张三在街上遭遇李四持刀抢劫,张三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李四搏斗并将其打伤,这可能就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正当防卫。 在民法领域,正当防卫同样也是一种合法的免责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在民事纠纷中,如果遇到他人的不法侵害而进行防卫,在合理范围内造成对方损害的,不用赔偿对方的损失。但如果防卫行为过度,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就需要对超出部分给对方造成的损害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比如,在邻里纠纷中,甲无故动手打乙,乙为了阻止甲的侵害进行反抗,若只是推搡甲使其停止攻击,这属于正当防卫;若乙在甲已经停止攻击后,还继续对甲进行殴打致其重伤,这就可能超过了必要限度,乙可能要对甲超出合理防卫部分的伤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所以,正当防卫既受刑法的调整,也受民法的规范,它们从不同角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