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事法中没有正当防卫的规定?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发现刑法里有正当防卫的规定,可在民事法律里好像没看到类似说法。我就很疑惑,都是保护自身权益,为啥民事法里没有呢?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并非民事法里没有正当防卫的规定,实际上民事法律中也存在与正当防卫相关的概念,只是表述和适用场景与刑法有所不同。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指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的相关内容,其目的在于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赋予公民在面临紧迫不法侵害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免责。 而在民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民事法中的正当防卫更侧重于在平等主体之间因民事活动引发的纠纷中,当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身权益而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害的发生。与刑法不同的是,民事法里要考量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若超过限度则需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所以说,民事法是有正当防卫相关规定的,只是与刑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规范正当防卫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