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有对方谅解书会怎么量刑?


在探讨非法拘禁罪有对方谅解书如何量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接下来看看谅解书在量刑中的作用。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并请求司法机关从轻处罚的书面文件。它体现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也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悔罪表现以及与被害人之间关系的修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对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对于非法拘禁罪来说,如果有对方的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通常会从轻处罚。不过,具体的从轻幅度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比如非法拘禁的时间长短,如果非法拘禁时间较短,情节相对较轻,再加上有谅解书,从轻的幅度可能会大一些;若非法拘禁时间长,且过程中有殴打、侮辱等情节,即便有谅解书,从轻的幅度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另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其他从轻处罚情节,也会影响最终的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非法拘禁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犯罪嫌疑人有悔罪表现,再加上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书,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但缓刑需要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即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总之,非法拘禁罪有对方谅解书会对量刑产生积极影响,但最终的量刑结果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