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赡养义务能分到多少财产比例?
我家里有兄弟姐妹几个,其中有一个一直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现在父母去世了,涉及到遗产分配,我想知道这个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在法律上能分到多少比例的遗产?心里有点纠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遗产分配中,对于不尽赡养义务的人能分到多少比例,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这是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的基本分配原则。这里的同一顺序继承人通常是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例如,在一个家庭中,有三个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没有其他特殊情形时,原则上三人应平均分配父母的遗产。 然而,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继承人有能力赡养被继承人,比如有稳定的收入、健康的身体等条件,但却没有对被继承人尽到应有的赡养责任,像不支付赡养费、不照顾生活起居等,在分配遗产时,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让其少分甚至不分遗产。比如,某个子女有很好的经济条件,但多年来对年迈的父母不管不顾,在父母生病时也不照顾,在遗产分配时,其他尽到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主张让其少分遗产。 不过,要实现让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少分或不分遗产,需要有证据证明其存在不尽赡养义务的事实。这些证据可以包括邻居的证人证言、居委会的证明、医疗费用的支付记录等。 此外,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遗嘱,那么遗产将按照遗嘱进行分配。即使某个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但如果遗嘱中明确给予其一定份额的遗产,那么该继承人还是可以按照遗嘱继承相应的财产。总之,不尽赡养义务的人最终能分到多少遗产比例,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实际情况以及证据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