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停产时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我经营着一家企业,最近由于市场原因不得不暂时停产。我不太清楚在停产期间,企业的固定资产还需不需要计提折旧。如果计提的话,会增加企业成本;如果不用计提,我也想心里有个底。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在企业停产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要依据不同情形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简单来说,固定资产折旧就是把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损耗等原因而减少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一般而言,企业停产分为正常停产和非正常停产。对于正常停产,比如季节性停产、正常的大修理停产等,这种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的停用是有计划的、暂时的,其仍然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部分,所以按照规定,这期间的固定资产需要继续计提折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例如,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就计入制造费用。 然而,如果是由于意外事故、市场重大变化等导致的非正常停产,并且停产时间较长、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此时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不再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流入。虽然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政策来判断是否计提。如果企业有充分证据表明该固定资产在停产期间不会再带来经济利益,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可能需要考虑暂停计提折旧。不过,企业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说明,以备审计等检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